中新网怒江12月6日电 (记者 缪超 刘冉阳 杜潇潇)冬季的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峡谷,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在一年最美的季节里,这里处处草果飘香,收获的喜悦在村寨间弥漫。一大早,孔当村腊配小组村民兰正文一家就踏着陡峭的山路,来到自家的草果地里采摘草果。
图为独龙江乡农民在处理新鲜草果。潘锦秀 摄
“十年前我只是试种了2亩草果,因为效益好,我家陆续扩种,现在总共有40亩了。”兰正文兴高采烈地说。
红彤彤的草果,映红了兰正文一家火红的日子。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城里人有的家用电器,如今兰正文家里应有尽有。
独龙江峡谷气候湿润,林地广袤,产出的草果品质优良,发展草果种植业可谓得天独厚。截至目前,独龙江乡草果种植面积已达8.3万亩,年产出近3000吨,产值约2500万元,成为独龙族群众增收致富,过上好日子的“金果果”。
然而,草果储存时间短、对外运输困难、收获上市期短、价格下降等问题也一度是草果种植户们忧心的事,也成为全乡草果产业发展的瓶颈。
图为独龙江农副产品特色庄园。潘锦秀 摄
为此,独龙江乡积极向定点帮扶单位中交集团筹集资金1000万元,建设了独龙江乡农副产品特色庄园,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运作模式,建立了良好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与农户签订《草果收购合同》,按“随行就市、按质保价、现金兑付”的方式收购农户种植的草果初加工产品,切实保护草果种植户的利益,确保价格稳定,群众种植管理热情不减,收入不减。在每年可完成3000吨草果烘干任务的同时,庄园还可实现季节性用工100余人,有力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
“有了农副产品特色庄园,我们独龙江乡的草果每市斤价格可再提高0.2元,接近县城的销售水平了。”独龙江乡孔当村有名的草果种植大户孔增华拉了满满一车草果进入庄园,孔增华家里草果种植面积200亩,他不仅把家里所有收获的草果卖给庄园,还专门买了一辆大货车帮庄园拉草果,赚运输补贴。“我一车可以装16吨,每天可以跑两趟,只要拉进园区,他们照单全收。”
“现在我们这里有了农副产品特色园区,草果更不愁销路,只要好好种草果,以后的日子会更美。”兰正文也高兴地说。
图为全自动草果加工生产线清洗车间。潘锦秀 摄
独龙江乡农副产品特色庄园使用的空气能热泵网带式连续烘烤生产线,可以24小时不间断运转,每天烘干64吨鲜果,烤制出来的干果品质优良,两百多项检测项目全部合格,深受市场青睐。除了草果以外,生产线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加工竹叶菜、竹笋、蕨菜、羊肚菌等特色农产品。
草果产业作为怒江州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州草果种植规模已达111.45万亩,占全国草果种植面积的55%以上,草果综合产值达13.2亿元,直接带动16.5万农民人均年增收2000元左右,成为全国最大的草果种植区和核心主产区。
实干担当促进发展。今年以来,怒江州进一步培育壮大草果产业,把其作为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着重致力于草果全产业链发展,科技引领,在种源、种植、采摘、加工各环节的持续技术攻关下,不断开展精深加工。2023年全州新增技改环保型草果加工厂房9个,联合州内外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完成了草果全基因组测序及图谱绘制工作,开发出了草果酱、草果香水、草果面膜等40余款产品,不断培育和拓宽草果啤酒、草果醋、草果洗衣液等系列产品的市场,推动怒江草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随着草果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推进,怒江草果将让种植户获得更多收益。(完)
中新网杭州12月6日电 (钱晨菲)6日,记者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浙江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成果已于近日发布,其显示,截至目前该省共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7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5项,数量均为全国第一。
上述普查成果显示,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23年,吴兴溇港圩田农业系统、东阳元胡水稻轮作系统、天台乌药林下栽培系统入选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为更好地推动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浙江于2022年、2023年率先在全国启动了全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和增补工作,通过对该省85个涉农县的全面普查,形成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库”的梯级培育与发展格局。目前,浙江全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库入库名录共计205项,其中2022年入库177项,2023年增补入库28项,为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分布方面,从地区分布看,浙江实现11个地市全覆盖;从地形地貌来看,浙南山地区、浙中东丘陵区入库数量多;从历史起源来看,明朝—民国时期入库数量多;从产业类型分布看,种植业分布数量最多;从地理标志情况看,瓜果种植类、茶叶类、蔬菜种植类分布数量最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