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12月5日在北京会见墨西哥外长巴尔塞纳。
王毅表示,习近平主席和洛佩斯总统在旧金山举行重要会晤,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重要战略引领,为双边合作擘画了蓝图。墨西哥是拉美大国和具有全球影响的重要新兴市场国家,中方重视墨西哥的国际地位,看好墨西哥的发展前景,支持墨西哥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今年是中墨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两国关系处在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中方愿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墨关系,同墨方一道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推动中墨关系迈上新台阶。
王毅说,中墨合作潜力很大,还有巨大发展空间。双方应全方位推进经贸、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一带一路”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欢迎墨方以灵活方式积极参与,双方可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墨发展战略对接,为墨国家发展增添新的引擎。中墨同为发展中大国,有必要加强多边协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希望双方继续共同努力,推动中拉关系进一步发展。
巴尔塞纳表示,墨西哥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愿同中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在旧金山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墨投资兴业,密切各层级交往和人员交流,加强两国经贸、禁毒等领域合作。墨方将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全球倡议,与洛佩斯总统的很多理念不谋而和,墨方愿同中方就此加强对话沟通。墨方高度重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愿同中方加强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机制的协调配合,愿继续积极推进拉中论坛建设。
巴尔塞纳还感谢中方为墨方应对飓风灾害、采购赈灾物资提供大力支持。王毅表示,中墨是朋友、是伙伴。朋友有困难,中方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相信在洛佩斯总统的领导下,墨西哥灾区人民一定会尽快重建家园。
双方还就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交换了意见。(完) 【编辑:田博群】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利于促进新科技、新要素和新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以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基础设施为载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将为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撑。
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生产力的竞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具有重大意义。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过程中,要牢牢依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协调同步。
一方面,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决定性前提和关键性支撑。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依托,更是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形成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产业创新推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也是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落脚点。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产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要不断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产业要素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二者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相辅相成,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科技人才与产业人才复合、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创新生态与产业生态交融上持续发力。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重要承载。强化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基础人才与应用人才、基础技术与应用技术、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之间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不断优化布局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建设,强化基础人才与应用人才培育、使用、流通,深化基础技术与应用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前瞻技术、战略性技术创新投入机制体制改革,着力增强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对接能力,全面构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体系,更好提升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承载能力。
科技人才与产业人才复合,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有效支撑。增强科技人才与产业人才复合性,不仅可以涵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也可激发企业家进取开拓精神,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发展。建立科技产业复合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吸引全球高水平复合型领军人才。增加科技产业复合人才培育投入,设立科技产业复合人才培育课程,优化调整科技产业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改革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复合型人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形成高水平、多层次复合人才培育体系,增强复合型人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支撑能力。
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有力保障。增强财税政策与金融政策联动性,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挥财政资金、税收补贴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中的重要作用,健全专业性银行、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在机构研发和企业孵化中的攻坚作用,多渠道增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投入机制。提升普惠政策和优惠政策结合性,激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活动积极性。提升财政补贴政策与企业研发加计扣除税收政策协同性,增强高技术产业企业、小微企业、创新型创业企业研发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为创新成果和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拓展市场空间。
创新生态与产业生态交融,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强劲助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创新生态与产业生态交融,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完善知识产权执法、监督体系,强化知识产权管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造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平台,健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发挥市场力量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要素融合,从而实现最新科技成果与产业化力量的快速对接,推动科技创新向产业转化、创新绩效向产业利润转化,形成有利于创新产出、创新转化的新机制新渠道,促进科技成果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
(作者:任晓刚,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智库中心主任) 【编辑:朱延静】